一、基地安全管理委员会
成立基地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研学基地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设立安全管理负责人,对基地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安全职责。
二、研学活动申报与审批制度
设立研学活动申报窗口,负责接收学校、教育机构、旅行社等提交的研学活动申请。
审核内容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人数、活动方案等,确保活动符合安全和教育要求。
审批通过后,签订合作协议,筹备活动,活动实施,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
三、基地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设立设施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基地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
制定设施设备使用规范,防止误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
定期进行设施设备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四、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基地的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应急预案与救援制度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火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人。
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援工作。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研学课程研发与实施制度
设立课程研发部门,负责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课程要结合基地特色,注重教育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建立课程评价机制,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七、环保与卫生管理制度
落实环保政策,减少基地运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确保基地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扫、消毒。
加强对食品采购、加工、储存、分发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八、合作单位管理制度
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专业水平的合作单位。
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对合作单位的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监督,确保合作效果。
通过以上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研学基地的管理水平,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研学环境。同时,有利于推动研学活动的规范化、特色化发展,提升研学教育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