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牧院安丘智慧农牧示范园研学基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研学活动。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中小学研学运行机制,保障基地高效规范运行
成立“研学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智慧农牧示范园运行的副校长担任组长,学院科技产业处管理人员、教师(教辅人员)、企业代表共同组成,具体负责研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修订完善《基地接待审批流程》《避免人畜共患病管理办法》《消防管理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研学管理制度》《基地人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基地运行效率和社会效益。
建立研学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组织跨学科、跨专业进修,培养综合性研学指导教师队伍。目前已配备6名研学实践教育专员和20名专业研学实践指导老师,依托基地、合作企业和合作中小学组建了一支课程开发、课程设计、现场教学师资团队,并配备了4名安全员、2名医疗卫生员,能够胜任研学活动的组织、主题讲解、学生安全、紧急事件处理等工作。
二、创新特色研学实践课程,深化基地育人功能
基地充分发挥学校和合作企业资源优势,聚焦自然生态和劳动教育板块,新开发了《走进鸟类世界,体验生态之美——野外鸟类形态特征与行为观察》《蚕宝宝变身记》《从牧场到餐桌:探寻一杯牛奶的新鲜之旅》《国粹传承人 妙手小药童》《显微镜下的瘤胃微生物世界》《探秘动物王国,劳动助力成长》等6门特色研学实践课程。
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参与养殖、奶制品制作与观察的同时,领悟到了生态环保,呵护我们共同家园的重要性;了解了家乡地理、人文、气候特点,建立热爱家乡情节;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观察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研学教育中让学生体会到食物来之不易,培养珍惜粮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三、开展特色研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基地围绕实践、探究、体验等核心理念,不断丰富研学实践活动,主要围绕养殖、种植和奶制品手工制作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
2023年,基地面向潍坊文华学校、安丘红黄蓝幼儿园、安丘英迈幼儿园、潍坊唯爱宝贝托育、潍坊未来实验学校、潍坊风颂林居幼儿园、山东省潍坊外国语学校、潍坊高新区志远小学等8所学校,通过现场体验和现场教学的方式,开展了荷斯坦奶牛、杜泊山羊、和牛、海兰白蛋鸡等动物饲喂,辣椒、茄子、西红柿、草莓等果蔬种植采收,酸奶、制作烘焙类等家庭奶食的制作等研学实践活动。同时依托基地的研学活动教室,还面向学生开展了石膏奶牛绘制、树叶画制作、野花插花设计等活动,营造了研学活动和生活的大情境,派生出研学教育的新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培养了集体观念、时间观念、安全生产理念,提升了学生勤劳、协作、节俭、环保等综合素养,促进了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加强研学基地建设,打造研学教育名片
一是建成了占地100亩的亲子牧场,配置奶牛、白牦牛、黑牛、山羊及各种禽类,可供奶牛挤奶、动物饲喂、捡拾鸡蛋等研学活动的开展;二是在基地的休闲观光区域内增设森林幼儿园、户外读书屋,可针对研学实践项目开展理论学习、研讨;三是充分利用基地的26000平米温室,增加了果蔬种植品种及采用轮作方式种植,确保一年四季均有果蔬采收活动的开展;四是进一步完善了奶牛科普馆,提升了奶牛养殖、奶牛品种、精准营养、牛奶及奶制品的科普教育。
在过去的一年,研学基地在各级领导、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课程设置需进一步完善。基地的研学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导致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所学内容过于零散,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此外,研学课程内容与中小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脱节,导致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学校教学相结合,影响学习效果。二是基地师资力量需进一步加强。基地的师资队伍在跨学科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多元化、综合性的研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对研学教师的培训和晋升机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积极性。三是宣传推广不足。目前研学基地的宣传大都依赖学校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在社交媒体推广上的比较缺乏,使得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受限。
下一步,研学基地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服务品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研学环境和服务。